Hi 我是朱騏,
在 1 週就要跨年啦,這禮拜我使用 Obsidian 幫我做許多學習內容的盤點,其中一個有趣的應用就是「我想看看 2021 年認識了哪些高手」。
相信大家今年一定讀了很多書、聽了很多 Podcast、分享了很多社群上的貼文,這些作者一定有某些內容觸動了你的內心,你才會想分享對吧?
但是你有再次回頭看看,這些作者到底是誰嗎?
以下就是我在 2021 年認識的高手們。
1 ACTION
2021 年我認識的高手
閱讀時間:1 分鐘
以下是我的 2021 高手清單一部分截圖:
整理清單大家都會做,我比較想分享的是這份清單是怎麼整理出來的。
我在 Obsidian 中會為每一位作者建立一則筆記,接著觀察其他篇筆記。
如果筆記中提到了某位中作者,我就會和作者筆記做連結。接著使用 Obsidian Dataview 這個插件,輸入搜尋語法就可以了。
使用 Dataview 最大的好處是,這種彙整型的表格根本不需要自己手動整理,只要我們做好筆記連結,用程式就可以自動抓取。
如果你有興趣詳細的做法,可以回覆這封電子報,我會再跟你說詳細的步驟。
2 PHOTOs
持續整理 2021 年拍的照片,下方 2 張攝於高雄「書店喫茶一二三亭」。
3 IDEAs
I. Favelent | 一頁式個人網站,分享你最喜歡的網路連結
閱讀時間:1 分鐘
■ 主題:自我介紹、行銷
■ 來源:Favelent
■ 摘要
現在我們在網路上曝光自己的機會越來越多,也代表我們必須時常做自我介紹,當我們分享愈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時,愈能夠讓我們形象鮮明。
相關的服務其實不少,例如 Linktree、Shortby、Pallyy...等,但這些服務功能都差不多,都是在一個頁面上讓你放 Facebook、Blog、YouTube...網址,但多數也只能放個人社群媒體的首頁,訪客必須再透過該網址連結到你的社群媒體去看貼文或影片。
Favelent 是簡單的一頁式個人形象頁面,它主打創作者分享自己的資源來源連結,例如哪些文章影響了我、哪些 Podcast 是我的最愛、哪些 Twitter thread 讓我身有啟發。
你可以把Favelent 想成是「我的最愛」的社交版本,你和其他人分享的是你最愛的網路內容, 讓其他人了解你平常都在關注哪些資訊來源。
我的心得:Favelent 已經上線但目前還處於陽春的階段,但這個概念我覺得非常棒,我試著把近期影響我最多的資訊來源放到 Favelent 上,你可以看看我平常都在關注哪些網路 KOL。
🚪 傳送門:Favelent
II. Obsidian 大更新 Live preview (即時預覽) 功能來啦!
閱讀時間:2 分鐘
■ 主題:Obsidian
■ 來源:Obsidian Twitter
■ 摘要
經過了 2 個月的時間,Obsidian 終於迎來了一次功能大更新 - Live preview ( 即時預覽,又稱為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,簡稱 WYSIWYG) 。
這個功能有什麼作用呢?直接說結論:你幾乎不需要預覽模式了(Preview mode,現在被改名為 Reading View),在編輯模式(Edit mode) 下輸入的 Markdown 語法都可以即時呈現出來,使用體驗跟老牌 Markdown 編輯器 - Typora ,競爭對手 Roam Research 差不多了。
這次更新內容我幫大家翻譯一下:
即時預覽圖片、Checkbox 、嵌入 (embed),甚至一些重要插件如 Dataview、Templater 都可以即時預覽。
Spellchecker (拼字檢查)支援多語言,原先只有英文。另外 CJK (中文、日文、韓文)的拼音選字都可以透過游標看到了,不需要自己猜測游標現在在哪裡。
Outline (大綱)插件支援直接脫拉段落,例如你有兩個 H2 的段落文字想要整段換位置,可以滑鼠直接脫拉直接換,這對文字編輯者無疑是超級方便的功能。
基本的 RTL (從右到左)文字呈現,這個功能我不太確定可以用在哪裡
官方附了一個簡單的 Gif 小動圖讓大家快速理結,有使用 Obsidian 對朋友可以去官網下載最新更新版本,開啟 Obsidian 應該就可以用了。
文章連結:
III. 如何讓十九位作者像一個人一樣寫作——iOS 系統指南製作手記
閱讀時間: 2 分鐘
■ 主題:多人協作、寫作
■ 來源:少數派
■ 摘要
「少數派」是我很喜歡的中國線上媒體公司,主題專注在科技、生產力、軟體 App 的專業資訊,也會有大量關於知識管理、筆記方法、科學研究...等主題性強的付費專欄,我在上面消費 3、4次都沒有失望過。
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一個問題:當遇到一個超大內容的研究題目時,一個團隊要如何一起研究與產出文字內容。這個內容有多大呢?從蘋果 iOS 15 的官方功能手冊出發,延伸出生活上的實際應用,全文應該必須寫超過 10 萬字。
多人協作的情況下必須克服寫作風格 (看起來像是一個人寫)、截止期限、工作任務指派,這個問題在許多產業都會遇到,例如軟體業的大型軟體開發,工程師必須多人合作讓「1 份」完整的程式碼正常運作。
這篇文章最有意思的地方,就是同時討論了寫作、專案管理、團隊合作、線上協作等問題,最後的結果就是如期產出成果 - 一份完整的 iOS 15 全面指南。
除了關注編輯與作者的互動外,更值得學習的是如何拆分與指派工作,用「認領卡片」的方式合作完全就是軟體業 Agile development (敏捷開發) 的合作方式,非常好看的一篇文章。
🚪 傳送門:如何讓十九位作者像一個人一樣寫作?
頭香!
這個網站小巧又精美,很舒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