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AI 可以幫我寫文章了,那我們還需要學寫作嗎?」
這是我在禮拜三線上講座中,最多人問的問題。
Zoom 上有著將近 400 位創作者,有些是部落客、有些是文字工作者,還有對寫作充滿熱情的上班族。大家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:
在 AI 發達的時代,我們該如何寫出更好的內容?
看著 Slido 上一個個認真同學發問的問題,我突然想起自己剛開始寫作時的掙扎。
那時候還沒有 AI,但我總是覺得自己「沒什麼好寫的」。
直到有一天,我開始養成每天記錄的習慣。透過每天 10 分鐘的復盤,把每天的所見所聞變成寫作的靈感來源。
漸漸地,我發現:
原來我們都有獨一無二的經驗,等待被發掘。
原來寫作最難的不是遣詞用字,而是找到值得分享的故事。
AI 不是威脅,而是放大器
在講座上,我和大家分享了一個重要的觀察:
AI 確實能夠產生大量的內容,但它永遠無法取代你的獨特經驗。
就像在講座中,一位同學在聊天室上說:「我用 AI 寫了一篇文章,但總覺得少了一種味道。」
沒錯,那個「味道」就是你的故事。
你的觀點,你的經驗。
而要找到這個「味道」,關鍵就在於如何有系統地整理自己的經驗。
把零散的經驗,變成動人的故事
在新書《復盤寫作術》中,我整理了過去 10 年來累積的「復盤」與「寫作」心法。
像是:
6 個復盤方法,幫助你萃取個人獨家經驗
4 個卡片盒筆記法階段,保存與連結你萃取出來的經驗
1 套完整寫作方法論,教你怎麼將獨特經驗寫成社群短文、部落格長文、甚至累積成電子書。
更重要的是,我要告訴大家: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關鍵在於,你是否知道如何將這些經驗整理出來。
寫作,是一輩子的能力
我相信:
在 AI 時代,最珍貴的不是處理文字的能力。
而是你獨一無二的經驗與觀點。
我的新書《復盤寫作術》,將帶你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經驗資料庫。
讓你的文章不再乏味,而是充滿了動人的故事與真摯的情感。
P.S. 如果你想要先了解這本書在講什麼,可以 點這裡看講座回放說明
看了此篇就有不同的想法,謝謝😊
知識焦慮的年代!擁有自己的寫作能力真的很重要!謝謝你的輸出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