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我是朱騏 👋 又到了每週給你寫封信的時間啦~
這禮拜我在盤點自己的工作訣竅與習慣。
出社會 8 年了,有許多訣竅與習慣不記下來肯定會忘記。
在盤點的過程中,我想要分享 2 個特別實用的工作訣竅給你。
分別是:
使用 PAR 隨手紀錄自己的戰功與成果,讓你不再忘記自己的
定期更新自己的履歷,讓自己隨時處在最佳備戰狀態
這兩個工作習慣,能讓你隨時把握新工作機會。
工作訣竅 1. 使用 PAR 隨手紀錄自己的戰功與成果
2017 年,我的職場前輩教了我一輩子都受用的工作好習慣。
每次完成一個專案/任務後,就立刻寫下做出來的成果與經驗。
這麼做,能夠避免自己健忘。
人的記憶力是很短暫的。
如果不馬上記下你在這個專案或任務中作過哪些事情,過了 1 個月就會忘記許多細節。
這會導致:
當公司需要你撰寫每季或每年的工作報告時,會痛不欲生
當你需要更新履歷時,很難回憶自己在一份工作中到底做了哪些事情。
那我們該怎麼辦呢?
我推薦使用 PAR 框架來萃取自己的工作經驗。
PAR 框架
你可以依序寫下:
Purpose (目的):為什麼要執行這個專案/任務
Action (行動):執行這個專案/任務的過程中,你採取了哪些行動?
Result (結果):得到了哪些成果,帶給公司 (自己) 或客戶 (他人) 哪些好處?
下面我舉 2 個例子。
舉例 1:社群小編
想像你是一位社群小編要幫忙公司推廣活動,你可以這麼寫。
Purpose (目的):為推廣 OOO 計畫
Action (行動):規劃臉書粉絲專頁懶人包貼文內容
Result (結果):於三日內觸及人數相較平均一般貼文提升 90 倍。
舉例 2:軟體產品經理
現在換個角色,你是一位軟體產品經理正在帶領團隊進行站立會議。
Purpose (目的):讓團隊成員之間同步工作進度
Action (行動):請每位成員分別講講 (1)昨天做了什麼 (2)今天要做什麼 (3)困難
Result (結果):團隊一個月內,因為溝通問題而導致專案延遲的次數為 0。
寫完後,就放在筆記軟體中吧。
未來你在寫工作報告或是寫履歷的時候,就可以馬上拿來用了。
工作訣竅 2. 定期更新自己的履歷,讓自己隨時處在最佳備戰狀態
使用 PAR 紀錄後,我們就不怕忘記工作成果了。
但下一個問題來了:
我們該多久將工作成果更新到履歷上呢?
下面是我現在的習慣。
每 1 年固定找一個時間,把自己的工作近況更新到履歷表 (不管有沒有要換工作)
只要定期做這件事情,之後換工作更新履歷就不會這麼辛苦。
為什麼?
因為還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,我一定知道所有關於這個工作的細節呀!
像是
為什麼要作這個專案
我在這個專案中做了什麼
這個專案最後的結果是如何
以 1 年作為檢視自己工作成果的斷點,把履歷維持在最新狀態。
在更新的時候,我採用黃飛龍的「為自己的成就劃重點」寫作法來寫履歷。
這個寫作法的的公式是:
{用動詞開頭} + {做了什麼事情} + {達成什麼成果}
以我現在的「技術寫手」工作為例:
定義與翻譯產品 UI 介面的功能文字,確保使用者操作 OwlPay 時擁有一致的 UX 體驗
使用 README 文件工具建立 OwlPay API 串接教學文件,提供給 10 家合作企業的工程團隊串接 API
協調產品團隊 (人數為 5 人) 共同建立產品 FAQ 頁面,以減少 BD 與營運人員回覆企業客戶常見問題的作業時間
重要觀念:
讓履歷表與 LinkedIn 保持在最新。
這樣之後
有新機會時,自己準備好了隨時可以丟履歷
就算沒有要換工作,也可以盤點自己在 1 年中有哪些成長
我相信這兩個工作訣竅,也能讓你保持在最佳備戰狀態。
P.S 我發現一季和半年更新時間都太短,1 年是我抓到最平衡的時間。
P.P.S 如果你是接案性質的工作,我推薦做完一個專案就更新。
📥 你喜歡這篇訣竅的分享嗎?你可以點擊「回覆」跟我分享你喜歡的地方。
刚好需要总结新工作的项目,收藏学习,感谢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