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我是朱騏 👋 又到了每週給你寫封信的時間啦~
這禮拜是滿滿的做簡報週呀!
因為我在 Hahow 好學校的課程快上線了,這禮拜都在瘋狂的製作簡報。
這堂課程聚焦在「學習如何學習」。
主要會講 3 個主題:
知識輸出
定期復盤
學以致用
我對這堂課程的設計理念是:
從輸出開始,
在輸出過程中發現不足的地方,
然後再回頭學自己不足的地方就好了。
現在書籍、文章、線上課程真的好多,我相信只有透過實際輸出留下成果才有意義。
這堂課在 8 月中旬就要開始上線募資了,到時候第一波會有最多的優惠!
課程上有任何更新,我都會馬上 update 給你。
這禮拜我想要跟你分享一本好書,叫作《結構思考力》。
如果你聽過「麥肯錫」,那肯定聽過他們公司著名的「金字塔理論」。金字塔理論是美國 Babara Minto,在她的書籍《金字塔原理》中,提出的理論。
我 5 年前讀過這本書,但說實話覺得繁中版的翻譯不太行。雖然糊裡糊塗的看完了書,但總感覺...這「金字塔」的精髓沒抓到。
幸好,我在這時候看到了《結構思考力》。
《結構思考力》是中國作者–李忠秋的著作,這本書的方法論來自於 Barbara Minto 的金字塔原理,但舉例跟表達都使用中文世界的範例作為例子。
如果要推薦,我現在肯定推《結構思考力》。
這本書精彩的地方太多了,這篇文章讓我選 3 個我特別喜歡的地方,寫成重點分享給你。
分別是:
溝通表達沒邏輯的原因,在於沒有結構
沒結構的原因,在於路徑依賴
要打破路徑依賴,記住「先總後分」這個口訣
重點 1. 溝通表達沒邏輯的原因,在於沒有結構
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:
你剛看完一部超好看的電影,迫不及待地想跟朋友分享。於是你一見面就開始說:「哇,男主角超帥,打鬥場面超精彩!然後,結局超感人,我都快哭了!哦對了,電影一開始那段背景介紹真是太棒了。」
你朋友的表情從一開始的興奮慢慢變成困惑,最後甚至有點無奈。
他們會想:「你到底在說什麼啊?」因為你沒有按順序來講故事,讓人無法跟上你的思路。你的話像是拼圖散落一地,沒有人能從中拼出完整的圖案。
但如果講話有結構,同樣的內容聽起來,就完全不一樣啦。
假設你的朋友不怕爆雷,我們可以把上面一段話改成下面這樣:
上禮拜天我看完一部超好看的電影。
這部電影有 3 個點很吸引我:
劇情緊湊
這部電影的劇情緊湊,讓人從頭到尾都緊張刺激。每一場打鬥都讓人屏息以待,根本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。演員表現出色
電影中的演員演技精湛,特別是男主角,他把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。從一開始的普通人,到後來的街頭英雄,他的每一個轉變都讓人感同身受。結局感人
這部電影的結局非常感人,不僅讓人覺得故事圓滿,還帶給觀眾深刻的啟示。男主角在經歷了重重困難後,終於打敗了大反派,拯救了城市。
是不是看起來有條理多了。
前後兩者的差別,就在於講話有沒有「結構」。
重點 2. 沒結構的原因,在於路徑依賴
「溝通有結構」這件事情,是需要練習的。
如果沒練習,我們就會按照以前的經驗做事,也就是想講什麼就講什麼。
背後的原因,叫做「路徑依賴」。《結構思考力》書中有一個例子,可以很好地說明「路徑依賴」是什麼意思:
大家應該都坐過火車。
在現代社會中,全球主要的鐵路網兩根鐵軌之間的距離都是1435毫米,這個距離是英國人史蒂芬森在修建曼徹斯特—利物浦鐵路的時候制定的,國際鐵路協會在1937年將1435毫米作為標準軌距。
到目前為止,全球超過60%的鐵路使用的都是標準軌距。那麼,你能否猜到,為什麼這個距離是1435毫米呢?
這個數字並不是史蒂芬森拍腦袋決定的、發明的,而是和馬車有關。當時在鐵軌上跑的車廂是馬車製造商製造的,傳統的馬車車輪之間的距離就是1435毫米。
事到如今,全球所有工程師都非常確定,如果能夠合理增加軌距,既能增加火車運行的穩定性,也能大大提高鐵路的運輸效率,但是在路徑依賴這個因素的限制下,這種變革想要快速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畢竟想要改造全球超過60%、個別國家超過90%的鐵路網,付出的成本實在太高昂了。
不可思議,對吧?
做錯了,就會一直做下去。就算錯了,也因為修正的代價太高因此很難改正。
幸運的是,在「溝通表達有結構」這件事情上,我們不需要付出這麼多的代價。我們只需要先從一件最簡單的事情開始做起。
那就是記住:溝通時,總是要「先總後分」。
重點 3. 要打破路徑依賴,記住「先總後分」這個口訣
先說出最重要的結論,再補充相關的原因或細節。
這種結構可以讓聽眾快速抓住重點,不必在一開始就被大量資訊淹沒。
舉個正面例子給你聽:
當你向老闆報告專案進度時,可以先說明專案已經完成70%,預計在下週完成。接著再解釋剩下的工作內容和可能遇到的挑戰。這樣老闆立即知道專案的總體情況,不會覺得你在浪費時間。
再舉個反面例子給你聽:
如果你先詳細描述專案的每個部分,以及遇到的每個問題,最後才說專案已經完成70%,那麼老闆可能會感到困惑,不知道你的報告重點到底在哪裡。
這就像是在看電影預告片。
預告片先告訴你這是一部驚悚片,而不是先播放一堆片段讓你猜測類型。這樣,你能馬上決定要不要看這部電影,因為你已經知道它的主要方向。
先說結論,效率高。
看到這裡,覺得意猶未盡嗎?
這篇文章我跟你分享《結構思考力》的 3 個重點:
溝通表達沒邏輯的原因,在於沒有結構
沒結構的原因,在於路徑依賴
要打破路徑依賴,記住「先總後分」這個口訣
內容還蠻有意思的,對吧?
這本書是一本實打實,能強化自己邏輯思考力的書籍。我自己在寫 Hahow 線上課程的課綱時,也用了裡面許多技巧。
不過再說就要破作者的梗啦,我把更精彩的內容,留給你自己去看書吧。
如果有任何心得,歡迎回信或留言~
謝謝老師的分享~
簡單3個要點就點出說話沒邏輯的關鍵~
簡單易記~
也隨時提醒自己不要犯了說話沒邏輯的錯誤~
我發現大陸作者總能用簡單生活的範例解釋抽象複雜的觀念~
這個電影分享真是太經典實用了!
大部人跟朋友分享一部好電影~似乎也常犯這個沒邏輯~
不知說什的錯誤!!
期待老師的線上課程~
因為您的推薦~
也手刀下定這本好書!!
金字塔原则超级好用,我写Prompt的时候也经常让AI用这种结构输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