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我是朱騏 👋
這是 [電子報經營獨家筆記] 的第二篇筆記。
如果你漏掉了之前的內容,可以點擊下面連結閱讀:
幾週前,我做了一個快速的市場調查
我私訊問了 12 位「正在 FB/Threads 上寫作,並且有經營電子報的創作者」一個簡單的問題:
你在寫作早期,最不會想重蹈覆轍的錯是什麼?
我原本只是想聽幾個故事。
結果筆記本被塞爆不說,還打開了我全新的視角。
結果我整理出了以下這 5 個錯誤──從剛起步的新手,到已經有上千粉絲的內容創作者,都該避免。
分別是:
錯誤 1:只靠平台演算法養活內容
太多人剛開始寫內容,就只想著:「我先把貼文寫好,其他交給 IG / Facebook / Threads 推播。」
他們以為只要持續產出內容,自然會有人看到;只要累積夠久,就會變現。
結果演算法一改、觸及暴跌,整個曝光量就跟著歸零。
你真正該經營的,是「不會被演算法搶走」的通道:電子報名單。
名單在手,就算平台觸及死光、帳號被關,都還有機會捲土重來。
錯誤 2:把電子報想成只是寄信
一個好的創作者,會定期發文、回留言。
一個普通的創作者,只會產出內容,卻沒去經營關係。
但一個具影響力的創作者,會「擁有自己的讀者聯絡方式」,不再仰賴平台流量。
不要搞錯了:寫一封好信是基本功。
但最終要打造的,是一個穩定、可預測的私域流量池 (不會被演算法影響的地方)。
錯誤 3:還沒破百訂閱前,就急著做太多事
在你還沒累積到 100 位主動訂閱你電子報的讀者之前,請先把「寫一封讓人想轉寄給朋友的信」練好。
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:「Do things that don't scale until something works.」
這句話現在就貼在我電腦上方,提醒我:
寫作初期最重要的不是跑流程,而是創造讀者印象深刻的第一次體驗。
錯誤 4:照搬別人的寫信策略,卻沒考慮自己的風格與讀者
傳統的做法是:
安排固定發信時間
寫教學、提供價值。
這方法當然沒錯,但前提是你做到兩件事:
清楚知道自己的寫作風格與優勢(例如故事強還是教學強)
了解讀者真的關心什麼,而不是你想講什麼
當這兩個條件成立,照著主流的信件模板寫,才會真正有效。
錯誤 5:太晚才開始收集名單,結果錯過紅利期
我們總以為「等我 FB/Threads 追蹤數破萬,再來開電子報就好。」
我們總以為「自己有無限的注意力、時間可以慢慢來。」
我們總以為「人氣來了自然能導流。」
但真相是:
紅利期可能就只有那幾週,沒名單就全浪費了。
所以與其之後後悔,倒不如一開始就設定好名單收集表單,邊寫邊收、邊測邊學。
如果你現在還沒經營電子報,這 5 個錯誤希望你一個也不要踩。
因為真正穩定的內容影響力,不是靠爆紅撐起來的。
是靠你能不能把讀者留在自己手上的名單裡。
P.S. 結束之前的一個小提醒。
今天是早鳥優惠的最後一天,早鳥優惠只到今天 23:59。
如果你對「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電子報系統,跟願意信賴你的讀者直接溝通」有興趣,你可以考慮參加【電子報新手的啟動衝刺班】。
這是一場為期 4 小時的線上直播衝刺班(分成兩天各 2 小時),將帶你依序:選擇工具 → 製作訂閱表單 → 開始收集名單,幫助你開始建立自己的「私域名單 (不用靠演算法也能聯絡到的粉絲)」。
記得使用折扣碼 newsletter-early-bird ,可以使用【知識複利週報讀者早鳥專屬優惠】省下 500 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