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我是朱騏 👋 又到了每週給你寫封信的時間啦~
這個禮拜,我特別花了 2 個小時專注做一件事:
整理我過去 6 年 (2019 ~ 2025),覺得最有用的寫作建議。
之所以要做這件事情的理由,是因為:
我創業就是為了幫助像我一樣擁有專業技能的人,用寫作留下自己的專業經驗。
我曾經在職場上,累積了豐富的軟體產品管理與技術寫作經驗。
卻發現再怎麼努力,這些寶貴的經驗如果沒有被記錄、沒有被轉譯成對別人有價值的內容,就會慢慢消失在雜事與時間之中。
這讓我發現:「如果我們不為自己整理經驗,那還有誰會願意為我們的專業背書呢?」
因此我有個習慣,就是定期整理特定主題的經驗學習。
下面是我寫作 6 年,整理出的 20 個寫作建議。
我將它們分成四大類別:
靈感來源: 從日常提煉素材
自我經營: 建立可持續的寫作習慣
寫作心態: 別急著完美,先敢開始
選題策略: 從小處著手、累積主題深度
希望你正要開始寫作留下專業經驗的你,能有所幫助。
我們開始看吧 👇
💡 課程贊助:【電子報新手的啟動衝刺班】4小時從 0 到 1,今天就啟動你的內容影響力 (電子報讀者優惠限時實施中)
如果你是專業人士想建立自己的影響力,拜託:
不要只靠社群媒體,經營你的專業形象。
為什麼?因為你根本無法掌控社群媒體的演算法。
你今天貼一篇文章,觸及很好,覺得好像大家都有在看你內容。
結果隔天平台演算法一改,觸及直接腰斬,連你自己都找不到那篇貼文在哪裡。
這也是我之所以要推出【4小時電子報新手啟動衝刺班】的原因
從現在就慢慢累積你的名單,把每一位有興趣的讀者留下來。
這麼做,你會發現整個經營個人品牌的方式都不一樣了:
你可以定期寫信分享觀點,讓人越來越信任你
想開課、接案、做副業,一封信寄出去馬上有人回應
想換工作也不怕,因為你不是「等著被發現」,而是自己有舞台
我們將在 4 個小時建立好你的電子報,讓你馬上可以收集名單累積在意你的讀者。
當你報名後,將會獲得以下 6 大具體成果:
01 | 設置好的電子報平台:了解主流電子報平台的優缺點,完成平台註冊和基本設定。不再被技術問題困擾,下課後立即可以開始發送內容。
02 | 訂閱率高的訂閱表單:學會設計高訂閱率的訂閱頁面,從標題、副標題到CTA按鈕,每個元素都經過精心設計,讓路過的人不遲疑地就訂閱了。
03 | 實用的名單增長策略:掌握朱騏親身實踐4年的名單收集技巧,知道如何從零開始建立訂閱基礎,並持續擴大你的讀者群。
04 | 兩種電子報內容模板:獲得「策展型」與「創作型」兩種電子報模板,讓你不必從零開始構思,立即能夠開始寫作高品質內容。
05 | 電子報工具選擇指南:了解市場上主流電子報平台的優缺點,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出明智選擇,避免日後因選錯平台而需要遷移的麻煩。
06 | 電子報表單製作 ChatGPT 指令包:獲得朱騏精心設計的 ChatGPT 指令包 (內含 3 個指令),幫助你釐清電子報核心價值。讓你設計電子報表單能夠事半功倍!
由於是高效實戰型課程,為確保教學品質…所以名額有限 (滿了就不收人了)!
目前報名還有超早鳥優惠,使用 newsletter-special-price 可以立減 400 元。
一、靈感來源:從日常提煉素材
寫作初學者最常犯的錯誤是:
以為靈感要從天而降。
結果每天等靈感,最後什麼都沒寫。
下面是我的 5 個建議與理由。
不要一開始就想清楚受眾,先從你最近最想說的一件事開始寫: 寫作最怕卡在「要不要寫這個」的門檻,先寫出來再調整方向,比什麼都沒寫有效。
沒有靈感的時候,就打開你的舊筆記,把其中一段話改寫成貼文: 舊內容本來就是你感興趣的主題,加以轉化,比憑空找靈感更容易啟動寫作。
拿你回覆朋友私訊的內容,稍作修改就能變成一篇社群貼文: 私訊本身就已經是「針對某人」的寫法,貼文只要稍加整理,馬上就能有共鳴。
一週至少一次問自己:這禮拜我跟誰聊了什麼值得寫下來?: 真實對話裡藏著情緒與觀點,是最容易引發共感的內容來源。
寫不出來的時候,把手機語音打開,自言自語三分鐘: 說比寫自然,先講出來再轉文字,能打破空白恐懼,讓靈感自然流出來。
二、寫作心態:別急著完美,先敢開始
寫作初學者最常犯的錯誤是:
太在意別人怎麼看。
結果寫了一句就自我否定,永遠無法發表。
下面是我的 5 個建議與理由。
6. 別想像「寫一篇好文章」,只想像「說給一個好朋友聽」: 口語思考比書面更自然,降低寫作壓力,讀者也會覺得貼近真實。
7. 你不需要教會大家什麼,你只需要記錄你最近學到什麼: 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,比硬教知識更容易建立信任與連結。
8. 內容輸出不等於公開發表,你可以先只寫給自己看: 減少「被評價」的壓力,先寫下來再決定要不要公開,有助於持續累積。
9. 別刪草稿,因為日後都能變成電子報、課程、社群內容的材料: 每一則草稿都是潛力資產,不一定馬上用,但未來可能成為完整作品。
10. 沒人看的內容不是失敗,只是還沒找到對的人看到它: 不被看見 ≠ 沒價值,持續累積,才有機會找到對的讀者。
三、選題策略:從小處著手、累積主題深度
寫作初學者最常犯的錯誤是:
主題想太大。
導致內容寫得很空,最後連自己都不知道要寫什麼。
下面是我的 5 個建議與理由。
11. 一篇文章解決一個痛點,不需要一次寫完一個人生哲學: 聚焦一個問題,反而更具行動力與實用性,讀者也更容易記住重點。
12. 如果你覺得主題太小,反而才是觀眾最容易看懂的起點: 具體的小困擾最能引發「這不就是我嗎」的共鳴,遠比抽象大主題有吸引力。
13. 把你最近講到爛的三個觀念,各自拆一篇來寫: 能講很多次表示你已經熟練,拆開來寫更能看見自己的內容重點。
14. 越常寫同一個主題,越能發現自己真正的利基: 專注書寫某個領域,才能從雜訊中看見你的專業優勢與獨特聲音。
15. 每寫一篇文章,就順手設想一個 2 小時的線上小課主題: 訓練「內容變現思維」,讓每次寫作都可能為未來創造商業價值。
四、自我經營:建立可持續的寫作習慣
寫作初學者最常犯的錯誤是:
一開始就想把寫作變現、變紅、變現成產品。
反而,失去累積的初心與節奏。
下面是我的 5 個建議與理由:
16. 訂個固定的寫作時間,就算那天只寫出一句也算成功: 固定時段能降低決策疲勞,持續練習比靈感來才寫更能堆出成果。
17. 把回饋收藏好,寫作低潮時看三則,立刻回血: 讀者的好評是最好的續航力,能在懷疑自我時重新找回初衷。
18. 比起標題吸睛,更重要的是: 讓讀者看完覺得「這篇懂我」:不是吸引人點進來,而是讓人留下來,真正的價值在內容共鳴。
19. 你的經驗就是你的差異化,不需要和別人比知識量: 再專業的知識都有競爭者,但你的生活與觀察是無法複製的優勢。
20. 越真實的困擾越有市場,別急著包裝,要先敢分享: 真誠比完美更有力量,願意揭開傷口,才能真正打動人心。
以上就是我過去 6 年 (2019 ~ 2025),覺得最有用的寫作建議。
你最想要從哪一條建議開始試試看呢?歡迎回信和我分享。
P.S. 結束之前的一個小提醒。
如果你對「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電子報系統,跟願意信賴你的讀者直接溝通」有興趣,你可以考慮參加【電子報新手的啟動衝刺班】。
這是一場為期 4 小時的線上直播衝刺班(分成兩天各 2 小時),將帶你依序:選擇工具 → 製作訂閱表單 → 開始收集名單,幫助你開始建立自己的「私域名單 (不用靠演算法也能聯絡到的粉絲)」。
記得使用折扣碼 newsletter-special-price ,可以使用【知識複利週報讀者專屬優惠】省下 400 元。
含金量非常高的一篇文章!值得每一個人收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