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我是朱騏 👋 又到了每週給你寫封信的時間啦~
這週我要跟你介紹一本愛書–《The 12 Week Year (繁中:12 週做完一年工作)》。
時間過的真快,一轉眼已經 5 月底了。
但...看看自己年初訂下的目標,你已經完成了多少呢?
根據統計,高達 92% 的人無法實現新年目標。問題不在於我們不夠努力,而是我們對「一年」這個時間框架有著錯誤的認知。當我們用「一年」來規劃目標時,往往會陷入一個致命的心理陷阱:「反正還有很多時間」。
於是,1 月的拖延變成 3 月的停滯,最後演變成 12 月的瘋狂趕工。
但是,如果我告訴你:
其實有一個更有效的方法...
能讓你在短短 12 週內,就達成原本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目標呢?
這個方法來自全球暢銷書《The 12 Week Year》,這本書不只登上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榜,更在 Amazon 上獲得超過 7,500 則好評,平均評分高達 4.7 星。
在這篇文章中,我會分享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9 個最重要的個人目標管理觀念:
重新定義「一年」
願景是高績效的起點
聚焦少數重要目標
以領先指標衡量進展
三種時間區塊管理法
生活平衡是刻意的不平衡
三大成功原則
五大執行力要素
不可能 → 必然的思維轉變
這些觀念不只徹底改變了我對時間的運用,更讓我重新定義了「一年」的概念。
特別是第一個觀念,將顛覆你對目標設定的傳統想法。
讓我們開始吧!
💡 課程贊助:【電子報新手的啟動衝刺班】4小時從 0 到 1,今天就啟動你的內容影響力 (電子報讀者優惠限時實施中)
如果你是專業人士想建立自己的影響力,拜託:
不要只靠社群媒體,經營你的專業形象。
為什麼?因為你根本無法掌控社群媒體的演算法。
你今天貼一篇文章,觸及很好,覺得好像大家都有在看你內容。
結果隔天平台演算法一改,觸及直接腰斬,連你自己都找不到那篇貼文在哪裡。
這也是我之所以要推出【4小時電子報新手啟動衝刺班】的原因
從現在就慢慢累積你的名單,把每一位有興趣的讀者留下來。
這麼做,你會發現整個經營個人品牌的方式都不一樣了:
你可以定期寫信分享觀點,讓人越來越信任你
想開課、接案、做副業,一封信寄出去馬上有人回應
想換工作也不怕,因為你不是「等著被發現」,而是自己有舞台
我們將在 4 個小時建立好你的電子報,讓你馬上可以收集名單累積在意你的讀者。
當你報名後,將會獲得以下 6 大具體成果:
01 | 設置好的電子報平台:了解主流電子報平台的優缺點,完成平台註冊和基本設定。不再被技術問題困擾,下課後立即可以開始發送內容。
02 | 訂閱率高的訂閱表單:學會設計高訂閱率的訂閱頁面,從標題、副標題到CTA按鈕,每個元素都經過精心設計,讓路過的人不遲疑地就訂閱了。
03 | 實用的名單增長策略:掌握朱騏親身實踐4年的名單收集技巧,知道如何從零開始建立訂閱基礎,並持續擴大你的讀者群。
04 | 兩種電子報內容模板:獲得「策展型」與「創作型」兩種電子報模板,讓你不必從零開始構思,立即能夠開始寫作高品質內容。
05 | 電子報工具選擇指南:了解市場上主流電子報平台的優缺點,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出明智選擇,避免日後因選錯平台而需要遷移的麻煩。
06 | 電子報表單製作 ChatGPT 指令包:獲得朱騏精心設計的 ChatGPT 指令包 (內含 3 個指令),幫助你釐清電子報核心價值。讓你設計電子報表單能夠事半功倍!
由於是高效實戰型課程,為確保教學品質…所以名額有限 (滿了就不收人了)!
目前報名還有【知識複利週報讀者專屬優惠】,使用 newsletter-special-price 可以立刻折扣 400 元!
觀念 1:重新定義「一年」
傳統的年度思維模式,是我們達成目標的最大障礙。
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用年度來評估自己的成敗。當我們在年初設定目標時,總覺得有很充裕的時間可以完成。
結果往往是:
1 月落後進度時不擔心,覺得還有 11 個月
3 月還在原地踏步時也不著急,認為時間還很多。
這種心態一直持續到年底,才驚覺時間所剩無幾。
舉個例子來說:為什麼大家在 11 月、12 月的工作效率特別高?
因為年底截止日期近了,大家開始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而其他時候,因為覺得時間很充裕,反而容易懈怠和拖延。
我學習到:
把一年重新定義為 12 週,讓每一週都像年底一樣專注。
觀念 2:願景,是高績效的起點
所有的成就都是先在腦中創造,才能在現實中實現。
我們必須先在心中對目標有清晰的願景,才能在現實中達成。這不僅限於事業目標,更包括人生整體的願景。
當你的願景越具體且令人嚮往,你就越容易為之採取行動。
舉個例子來說:
如果你想預測自己的未來健康狀況,看看現在的飲食和運動習慣。
想知道婚姻會如何發展,觀察現在與配偶的互動方式。
想了解職涯發展,檢視每天的工作行動。
我學習到:
在設定目標前,先描繪清楚的願景藍圖。
觀念 3:聚焦少數重要目標
在「12 週年系統」中,重點是在少數領域做到卓越,而不是在多個領域表現平庸。
我們需要識別出最具影響力的 1-3 件事情,然後全力以赴。
這種專注能創造出行動的能量和緊迫感。
舉個例子來說,假設你是一位想提升業績的業務員。
與其同時追求:
每天打 10 通電話
每週參加 3 場社交活動
每月舉辦 2 場講座
經營 4 個社群平台
寫部落格文章
錄製影片
不如專注在最有效的 2-3 項活動上:
在 LinkedIn 上深耕人脈
每天打 20 通電話給潛在客戶
每週參加 1 場高品質的業界交流會
這樣的聚焦策略,反而更容易達成目標。
我學習到:
每 12 週,只專注在最重要的 2-3 個目標上。
觀念 4:以領先指標衡量進展
成功需要有效的衡量系統。
大多數人只關注落後指標(如收入、銷售額、減重公斤數),卻忽略了領先指標(如銷售電話數量、運動次數)。
這當中,「執行力」是最重要的領先指標。
研究顯示:60%以上的失敗發生在執行階段,但人們常常錯誤地歸咎於計畫有問題。但只要能保持 85%的執行率,就能達到優秀的成果。
我學習到:
建立指標系統,同時追蹤過程和結果。
觀念 5:三種時間區塊管理法
有效的時間管理,是達成目標的關鍵。
在 12 週年系統中,我們需要將時間分成三種不同的時間區塊:
策略時段 (Strategic Block)
緩衝時段 (Buffer Block)
休息時段 (Breakout Block)
這種區分能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,也更容易達成目標。
時間區塊 1:策略時段 (Strategic Block)
高效能的工作,需要完全不被打擾的專注時間。
策略時段是每週固定的 3 小時不受打擾時間。在這段時間內,不接電話、不看郵件、不接待訪客,專注在預先計畫好的策略性工作上。
這種深度專注能帶來突破性的成果。
時間區塊 2. 緩衝時段 (Buffer Block)
日常工作中充滿各種零碎的干擾。
緩衝時段是專門用來處理這些低價值但必要的工作,比如回覆郵件、語音留言等。
把這些工作集中在固定時段處理,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
時間區塊 3:休息時段 (Breakout Block)
所有工作沒有休息,是效能停滯的主因。
很多人誤以為工作更久就能有更好的成果,但這反而會消耗你的能量和熱情。
要達到更好的成果,有時候需要的是暫時遠離工作。
觀念 6:生活平衡是刻意的不平衡
生活平衡,不是把時間平均分配到每個領域。
真正的平衡,是根據人生不同階段,有意識地分配時間和精力。
這種「刻意的不平衡」才是真正的平衡。
舉個例子來說:
當你在創業初期,可能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在工作上。
當孩子還小的時候,家庭可能需要更多關注。
當健康出現警訊時,身體會成為優先考量。
我學習到:
接受生活中的不平衡,但要確保這種不平衡是有意識的選擇。
觀念 7:三大成功原則
成功執行 12 週年計畫,需要培養三個關鍵特質。
這些特質分別是:
承諾:對自己許下的諾言要信守
負責任:願意為行動和結果負責
當下的卓越:在每個當下都選擇做最好的事
這三個特質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
舉個書中例子來說:一位銷售員決定使用 12 週年系統提升業績。他不只訂定目標,更承諾每天早上 8 點開始打電話給潛在客戶。即使遇到困難,他也堅持執行。
最終在 12 週內達成原本一年的目標。
我學習到:
培養這三個特質,是達成目標的基礎。
觀念 8:五大執行力要素
卓越的執行力,來自五個關鍵要素。
這些要素包括:
願景 (Vision):清晰的未來圖像
計畫 (Plan):聚焦關鍵行動
流程控制 (Process Control):確保日常行動對準目標
衡量 (Measurement):運用領先和落後指標
時間運用 (Time Use):有意識地安排時間
這些紀律能幫助你把知識轉化為行動。
觀念 9:不可能 → 必然的思維轉變
成功始於思維的轉變。
這個轉變分為三個階段:
從「不可能 (Impossible)」到「可能 (Possible)」
從「可能 (Possible)」到「很可能 (Probable)」
最後到「必然 (Given)」。
關鍵在於問對問題:不是問「怎麼做」,而是先問「如果可以呢?」
舉個例子來說,假設你想要開一間咖啡廳。
第一階段(不可能 → 可能)
不要急著問「我要怎麼籌錢」、「我要在哪裡找店面」。
而是先問:
「如果我開了咖啡廳,我能為客人帶來什麼價值?」
「我能如何讓這個社區變得更好?」
「我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?」
讓懷疑的自己,開始產生 "這有可能發生 (信心)" 的想法。
第二階段(可能 → 很可能)
當你對願景充滿渴望後,才開始問「怎麼做」。
例如:
「我需要多少資金?」
「哪些地段適合開店?」
「我該從哪裡學習咖啡知識?」
讓有信心的自己,開始具體的思考執行的方法。
第三階段(很可能 → 必然)
當你開始執行計畫,看到實際進展。
例如:
找到了合適的店面
你完成了咖啡師證照
試算表顯示營運是可行
這時候,開店就不再是「如果」,而是「什麼時候」的問題。
「12 週年系統」這個系統最強大的地方在於:它不只是告訴你「做什麼」,更重要的是教你「如何做」。
快速帶你看過 9 個重要的個人目標管理觀念:
重新定義「一年」
願景是高績效的起點
聚焦少數重要目標
以領先指標衡量進展
三種時間區塊管理法
生活平衡是刻意的不平衡
三大成功原則
五大執行力要素
不可能 → 必然的思維轉變
透過這個系統,我們可以把遙遠的目標,變成可以立即行動的計畫。
P.S. 結束之前的一個小提醒。
如果你對「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電子報系統,跟願意信賴你的讀者直接溝通」有興趣,你可以考慮參加【電子報新手的啟動衝刺班】。
這是一場為期 4 小時的線上直播衝刺班(分成兩天各 2 小時),將帶你依序:選擇工具 → 製作訂閱表單 → 開始收集名單,幫助你開始建立自己的「私域名單 (不用靠演算法也能聯絡到的粉絲)」。
記得使用折扣碼 newsletter-special-price ,可以使用【知識複利週報讀者專屬優惠】省下 400 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