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我是朱騏 👋 又到了每週給你寫封信的時間啦~
這封信,我想告訴你 1 個穩定寫作的秘密!
這個秘密就是…
寫作如果只靠 "神來一筆" 的靈感,產出一定不穩定。
你需要的,是建立一套寫作系統。
很多人覺得寫作是一種天賦,但 “有計畫地” 寫才能持續產出。
不管是經營社群、寫部落格,還是做內容行銷,都需要一套可重複使用的寫作系統。
那麼,怎麼建立這種系統呢?
讓我從以下 3 個角度,來分享如何建立自己的寫作系統:
讀者需求
日常觀察
數位工具
💡 課程贊助:現代人的學以致用全指南 | 21 天建立高效輸出習慣
你的腦中有專業知識,並且想要靠這些知識來建立影響力、甚至賺點業外收入嗎?
如果你想要賺「知識經濟」的錢,像是透過舉辦:
線上課程
實體講座
付費直播
在網路上寫專業文章分享知識,是你必學的基礎技能。
因為透過寫專業文章,你可以:
建立你的專業影響力 (發在部落格上被動累積 SEO)
不花一毛錢來宣傳活動 (發在 Facebook/Instagram 當作行銷內容)
成為付費活動的投影片或是課後講義 (累積活動的教材)
在累積超過 1,000 小時的寫作經驗,以及幫助數百位學員建立自己的寫作系統後,我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寫作系統。
這就是 📖 現代人的全以致用全指南。
P.S. 因為你是我的忠實電子報讀者,現在可用【HHnewsletter85】立刻享 85 折優惠!
角度 1. 你的讀者正在搜尋什麼?從目標受眾的需求出發
好內容不是寫給自己的,而是幫助讀者解決問題。
例如美國創作者 Josh Spector 在 <The World's Simplest 30-Day Content System> 的 YouTube 影片中,提供了一個有效框架。核心概念就是「從讀者想獲得什麼出發」,拆解成小知識點,再逐步輸出成內容。
例如:
如果你的讀者是剛轉職的工程師,他們可能會搜尋「如何準備技術面試」。
你可以先列出他們最常遇到的 6 個問題,再針對每個問題寫下 5 個知識點。
這樣就能產生 30 篇內容。
這裡分享一個「找寫作主題」的小技巧。
打開 Google 搜尋列,輸入「技術面試 準備」,然後按空白鍵。看看自動跳出的搜尋建議:
技術面試 程式題目
技術面試 system design
技術面試 演算法
技術面試 範例
以「工程師準備技術面試」這個案例來說,從實際需求出發來寫文章有三個好處:
你的文章更容易被找到。 因為這些工程師正在 Google 上搜尋這些關鍵字。
你的文章更有價值。 因為你寫的是他們正在煩惱的問題:「明天要去 Google 面試,今天該準備什麼?」
這樣的文章更容易獲得分享。 當一個工程師在你的文章中找到答案,他很可能會分享給同樣準備面試的朋友。
每一個搜尋建議,都可以變成一篇文章的主題。
但你可能想:「如果我題目都寫完了,那該怎麼辦?」其實,最好的素材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下面讓我跟你分享,第二個建立寫作系統的角度。
角度 2. 每天記錄一個「啊哈時刻」,累積寫作靈感
不用等靈感來敲門,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寫作素材。
國外創作者 Nicolas Cole 分享過一個3R 框架(Record, Reflect, Reframe),提供了一種從日常提煉寫作靈感的方法:
Record(記錄): 每天隨手寫下有趣的觀察或經歷,例如:「電梯裡的廣告總是用一句話吸引注意,這其實和寫標題的邏輯一樣。」
Reflect(反思): 回顧這則筆記,問自己:「這件事讓我學到了什麼?」、「它和我的專業或經驗有什麼關聯?」
Reframe(重塑): 最後,把這個經驗轉化為適合讀者的內容。像是如果你是講師,這段經驗可以變成「如何用開場一句話抓住學生注意力?」
在職場上,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與收穫。
把這些「啊哈時刻」記錄下來,對寫作有三個好處:
首先,這些職場經驗就是最好的文章素材。 因為你寫的是真實故事,不是道聽塗說。
其次,這些記錄可以幫助其他上班族少走冤枉路。 你今天學會的簡報技巧,可能就是明天另一個新人最需要的建議。
最後,這些筆記會變成你面試時的亮點。 主管最愛問:「你在工作中學到最寶貴的一課是什麼?」有了這些記錄,你就不會支支吾吾答不出來。
講到這裡,你可能內心會產生一個迷思。
就像是以前我的一樣,總是想:「這個心得太普通了,不值得寫下來。」 結果發現這是個大錯誤。因為:
對你來說普通的經驗,對職場新鮮人可能很有幫助
寫職場文章不是要炫耀,而是要分享經驗給需要的人
現在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,說不定一年後自己也會忘記當初的體悟
現在,我相信你開始有些記錄的動力了。
但隨著紀錄變多,我們該如何高效整理這些筆記呢?
這時候,數位工具就能幫上忙。
角度 3. 用 NotebookLM 自動整理筆記,讓靈感變成內容
寫作的瓶頸常常不是「沒有靈感」,而是「靈感太多但無法整理」。
如果你已經用「3R 框架」累積了一堆筆記,可以利用 NotebookLM 來「自動整理筆記。利用 AI 的力量,幫助你快速找到值得深挖的主題。
步驟是:
每週將你的日記丟進 NotebookLM,讓 AI 幫你歸納重要事件。
針對這些事件,寫下一句話的學習點,例如:「這週我學到,電梯裡的廣告總是用一句話吸引注意,這其實和寫標題的邏輯一樣。」
把這些學習點擴展成完整的文章內容,例如:「為什麼我們都該練習用一句話抓住對方的注意力?」
比起每次從零開始想主題,這種方式更高效。
有意思對吧?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NotebookLM 在個人成長的應用,我曾經在 <給終身學習者的 AI 復盤指南:5 步驟用 NotebookLM 復盤,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教訓> 分享了完整的教學,下面是一個 NotebookLM 幫助我整理週記的範例:
寫作不是天賦,而是可以被系統化的能力
寫作不是靈感大爆發,而是一個可以被訓練的過程。
因為:
透過 Josh Spector 的方法:我們學會如何從讀者需求出發,確保內容有價值。
透過 3R 框架:我們能從日常生活中擷取靈感,作為寫作材料。
搭配數位工具來整理和復盤:讓寫作變成一個可持續優化的系統
寫作的關鍵:
不在於你有沒有靈感,而是你有沒有方法。
下次當你覺得沒有靈感時,不要再等靈感降臨了
試試這 3 種方法,讓寫作變成一種可持續的習慣!
PS. 做完工作後,覺得自己 “應該“ 有些經驗是可以用到下一次專案上的嗎?
太好了!【2 小時復盤特訓班】就是為了像你這樣想要改變的人準備的。
讓我們一起學習萃取自己的寶貴經驗,用在下一次的工作上。
3/6 晚上 7 點半,我們線上見!
記得用優惠碼【2025-start-retro】享有起身復盤折扣 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