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我是朱騏 👋
這是 [電子報經營獨家筆記] 的第三篇筆記。
如果你漏掉了之前的內容,可以點擊下面連結閱讀:
很多創作者都會這樣想
「我現在才幾百個粉絲,電子報沒人看啦,等我追蹤數破萬再說。」
但這種觀念其實是錯的,而且會讓你錯失最關鍵的起步時機。
這個信念之所以這麼普遍,是因為:
我們被平台訓練成「先有演算法流量 → 才來做轉換」,
也因為我們看太多大帳號的成功案例,
覺得自己不紅就不能經營名單。
然而,這種觀念反而會讓你錯過最能培養「核心讀者」的階段。
死守這個觀念,你會遭遇這三件事:
錯過紅利期:當某篇貼文意外爆紅時,卻沒放任何訂閱表單,流量看了就走。
無法持續累積關係:粉絲按了追蹤,卻再也沒看到你的貼文,你也不知道他是誰。
每次推產品都從零開始:沒有自己的名單,每次都要靠廣告或演算法賭流量。
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問題?
因為真正有價值的流量,是你能「再次觸及的流量」。
讓我舉個例子:
我有位創作者朋友,IG 粉絲不到 800 人。
但他在個人檔案放了訂閱表單,一年就累積了 1,200 筆名單。這些人平均開信率超過 60%,他後來賣了一場 1,980 元的工作坊,第一封信就賣出 20 張單。反觀另外一位朋友,粉絲數破萬,卻沒有任何名單收集機制,發產品貼文三次賣不到 5 單。
如果你能早點改變觀念,也就是:從現在開始收集讀者名單。
那麼不只能更早累積信任,也更早擁有屬於你自己的「再觸及能力」。
從「先有流量再經營名單」→「邊寫邊收集名單」
你可以馬上開始做的一件事,就是:
在你的 IG 或 Facebook 個人簡介加上訂閱表單連結,
並且每週寫一封信寄給有訂閱你的人。
這樣做的好處是:
你能知道誰對你最有興趣
你有機會跟這些人更深入交流,不怕被平台限流
你未來要推出任何內容或產品,都有第一批支持者可以回應你
你不需要等有 10,000 個粉絲才開始,你只需要先有 10 個真的在乎你的人。
為什麼「等有流量再經營電子報」,這種想法會慢慢被淘汰?
想像一下:
如果你現在就開始經營電子報。
未來一年、兩年後,你可能已經累積了 500、1000、甚至 3000 個主動訂閱的核心讀者。
而那些還在等「有夠多流量再開始」的創作者,則會發現:
觸及越來越低
粉絲互動越來越少
平台規則越來越難掌握
所以從你寫下「第一封信」開始,就已經在為未來的你鋪路了。
如果你還沒開始寫電子報,現在就是最好的起點。
不是因為你已經準備好了,而是因為你準備開始了。
P.S. 結束之前的一個小提醒。
如果你對「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電子報系統,跟願意信賴你的讀者直接溝通」有興趣,你可以考慮參加【電子報新手的啟動衝刺班】。
這是一場為期 4 小時的線上直播衝刺班(分成兩天各 2 小時),將帶你依序:選擇工具 → 製作訂閱表單 → 開始收集名單,幫助你開始建立自己的「私域名單 (不用靠演算法也能聯絡到的粉絲)」。
記得使用折扣碼 newsletter-special-price ,可以使用【知識複利週報讀者專屬優惠】省下 400 元。